服务科技创新,金融如何精准发力?

浏览次数: 信息来源: 金融时报-中国金融新闻网 发布时间:2023-10-26 19:03 字号:

 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.2%,这是今年前三季度我国交出的经济“答卷”。面对多重风险挑战,我国经济展现出较强韧性,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的趋势并未改变。同时,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征进一步凸显。从需求结构看,消费升级态势明显,改善型住房、新能源汽车、服务消费占比持续提升。从投资结构看,农业现代化、制造业转型升级、高技术产业投资持续增长。从供给结构看,优质农产品、高技术制造业、清洁能源快速发展。

  但也要看到,当前,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着结构性调整的压力,以新技术、新业态、新模式为代表的经济增长新动能还相对不足。在这一背景下,金融如何精准助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?支持科技创新,金融体系还有哪些问题待解?围绕这些话题,多位业内专家展开了讨论。

  推动“科技—产业—金融”良性循环

 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学术成员纪敏近日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·2023上海苏河湾大会上表示,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正在加快,对金融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过去一个时期,我国科创型企业贷款、绿色贷款、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显著增长,占比持续提升。但我国金融业在信用评价、风险控制、组织架构以及政策支持和监管优化等方面还面临一些挑战。

 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理事长、原银监会主席、证监会原主席尚福林表示,当前“金融—科技—产业”之间的循环还存在堵点,在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面存在一些障碍;金融体系结构还有较大优化空间,不同阶段科技创新对金融支持的要求与传统金融服务方式、业务模式和金融产品不匹配,科技创新的风险回报方式难以满足银行信贷要求等。这些需要通过构建系统的科创金融体系加以解决。

  针对如何有效提升金融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质效,纪敏提出了三点建议,一是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和专业化发展。适应实体经济产业结构调整、创新驱动发展、专业分工不断深化的趋势,在政策上鼓励金融机构细分市场领域,通过适当发展专业化机构、健全专业化信用评价和风控体系、鼓励专业化产品和工具创新、规范发展中介服务组织和服务外包等途径,鼓励金融机构走专业化发展和差异化竞争的路子,有效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专业化水平。二是提升金融机构持续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。一方面,需要金融机构自身在降本增效上下功夫;另一方面,也需要政策给予适当支持,丰富资本补充工具,加大盘活存量资产力度等。三是不断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市场化、法治化水平。

  “银行业应在支持科技创新中寻求突破。”尚福林提出,我国是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体的金融体系结构,银行体系具有信贷资源。如果能够解决风险与收益的匹配问题,创新探索出新的服务模式,将为科技创新提供大量资金。我国银行业可以在风险可覆盖的前提下,局部寻求一些突破。比如,允许通过投贷联动分享股权收益,有限地开展股权投资,采取“沙箱监管”方式开展创新试点等。总之,就是要发挥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特色优势,汇聚更多金融资源,提供一揽子能够有效衔接、覆盖全周期的科创金融服务。

  有效满足科技创新长期融资需要

  科技创新需要大量长期性资金投入,并且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存在不确定性。在多位专家看来,资本市场作为连接实体经济、金融和科技的重要枢纽,需要进一步发挥支持科技创新的机制优势,努力推动科技、产业和金融高水平循环。

  尚福林表示,应发挥资本市场在支持科技创新中的“风险共担、收益共享”机制优势。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,规范发展风险投资、私募股权投资,有序引导长期资金进入创投领域,增加市场包容度,提高股权融资比重。用好海外资源,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国际合作,支持有条件的科创企业跨境融资。

 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徐明表示,科技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和全球经济结构,新产业、新模式、新业态不断涌现,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,也将涌现出更多创新主体和旺盛的融资并购重组等资本需求,这些都需要切实发挥好资本市场的作用,促进资本形成激发创新企业活力,助力实现科技、资本和实体经济的高水平循环。

  针对如何加大力度吸引长期资金入市支持科技创新,兴业证券总裁刘志辉建议,应发挥国有资本发展优势和先行作用,引导支持国有股权投资资金一二级市场联动, 更好吸引长期资金入市,增强股票市场的投资回报。完善股票市场投资业绩评价体系,积极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树立长期投资业绩导向。引导基金公司等资产管理机构实施长周期考核,推动树立长期投资、价值投资理念。广泛活跃股票市场,提振市场信心,尤其要支持科技创新领域长期融资。

  申万宏源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刘健表示,应持续加大创新产品供给,为科技创新及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多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。近年来,资管机构通过发行科创指数基金、设立科创产业基金等形式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。截至2023年6月末,科创债发行突破200只,存量余额突破2000亿元,成为重要的支持科技创新的公募产品。接下来,资产管理机构还需要持续加大产品创新,不断拓宽科创知识产权ABS、科创园区REITs等产品的基础资产范围,通过券商、保险资管机构之间的合作,创设更多科技保险产品,构建多主体参与、多渠道供给的科创金融体系,推动科技、产业与资本形成良性循环。